朋友推薦我看的好書


分享給大家...


 


新富餘:人類未來20年的生活新路徑 作者:茱麗葉.修爾



所有人都只能活一次,
改變就是現在!
當地球沿著停工這條路走下去,食物、能源、運輸、消費用品都將變得更昂貴,工作機會愈來愈少、錢愈來愈難賺。
現在是我們跳脫以往的生活模式,接受新經濟、追求真正財富的時候了。


  新富餘給你過好日子的處方
  在經濟與生態都陷入困境之際,我們別無選擇,
  只能找出一種同時解決問題的方式繼續前進,
  藉由時間、創意、社群和消費的有效調度與轉變,
  創造一個富而有餘的幸福世界:


●工作時間減少,回報卻更多
  時間不夠用是我們的共同經驗,但改變工作模式,將使能源消耗量減少20%,同時提升工作效率,減輕壓力,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,獲取平衡的生活。


●自己動手做,創造新財富
  當個都市農夫、DIY居家修繕、家庭裁縫、自釀啤酒、醃漬食品,不僅可以販售手作良品,也能以物易物,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,創造出更高價值。


●有智慧地消費,降低生態衝擊
  不讓時尚與廣告牽著鼻子走,大幅縮減可任意支配的所得,依據低碳法則購買所需商品,放慢消費、尋找替代品,享受不役於物的快感。


●投資人際關係及社群,讓幸福洋溢
  透過人們花時間和心力強化社會連結,共同使用或交換勞力、金錢或物品,破除人際孤立,重新儲備社會資本,適時為彼此提供扶持與援助。


  讓我們奉行新富餘的方針,堅持到底、絕不妥協,以使我們居住的神奇星球及生存其上的所有生物,恢復原有上天恩賜的豐富與美麗。


  這次金融海嘯過後,全球經濟雖然在各國政府援助下獲得拯救,但是根本問題並未解決。要解決根本問題,必須進行徹底的改變。氣候不穩、經濟蕭條、加上食品與能源的價格不斷上漲,地球不斷發出警訊讓世人知道,我們居住的星球正承受極大的壓力。生態學家定義出一些讓地球這個複雜系統安全運作的範圍,目前也發現人類活動致使我們偏離這些安全範圍。但是,主流會談卻一直以宿命論敷衍了事。


  讓人類繼續往前邁進的方式確實存在,作者將這項方式稱為「新富餘」(plenitude)。新富餘一詞讓人們注意到我們必須恢復人類慷慨大方的天性,也使我們注意讓生活富足的機會,以及從彼此關係中可取得的財富。


  新富餘牽涉到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,而跟過去二十五年主流意識的金科玉律比較無關。它以生態和社會的正常運作為核心,卻不是一種犧牲典型。相反地,新富餘牽涉到一種帶來更多幸福的生活方式,而不是堅持「一切如常運作」(business as usual),即維持現狀,導致自然環境和經濟情勢日漸惡化。


  跟近年來提出的大多數永續發展願景一樣,新富餘要求我們採用環保科技。沒有環保科技,我們無法保證人類建構的事物是否能倖存,也讓我們冒險陷入可怕的未來。但是,環保科技並非解決之道。如果只改變我們採用的技術,我們就不可能及時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。如果我們沒有連帶在工作、消費和日常生活上,引進一種不同的步調或路徑,並在某些整體系統結構做出改變,我們就無法阻止生態環境日漸惡化或讓金融體系恢復健全。


四條新路徑,擁抱未來
  新富餘的第一條路,是縮短工時重新分配生活時間。
  新富餘的第二條路,是替自己生產、栽種或製作必需品。
  新富餘的第三條路,是有環境意識地進行消費。
  新富餘的第四條路,是投資你的人際關係和所屬社群。


  在未來,經濟可能復甦、可能持續停滯不振、甚至可能陷入另一次衰退。我們必須認知,未來的經濟發展就是如此不確定,這將是未來的常態。而在經濟與生態都面臨困境之際,我們別無選擇,只能找出一種同時解決經濟與生態問題的方式繼續前進,那正是新富餘的功效所在。


作者簡介


茱麗葉.修爾 Juliet B. Schor


  暢銷書《天生買家》、《工作過度的美國人》及《消費過度的美國人》之作者,以工作、消費、環境及消費文化等經濟學領域為研究主題。修爾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經濟系並榮獲古根漢獎助金(Guggenheim Fellowship),目前為波士頓學院(Boston College)社會學教授。修爾也是新美國夢中心(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)的共同創辦人,該組織致力於倡導讓生態與社會永續發展的生活型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key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